【2013北京高考作文范文】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“北京的符号”。这道题要求考生从北京的历史、文化、建筑、人物、风俗等方面入手,选取具有代表性的“符号”进行阐述,表达对北京的理解与情感。考生需要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,展现对城市文化的思考与感悟。
以下是对该作文题目的总结分析及范文展示:
一、题目解析
| 项目 | 内容 |
| 题目 | “北京的符号” |
| 要求 |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“符号”,表达对北京的理解与情感 |
| 写作方向 | 历史、文化、建筑、人物、风俗等 |
| 写作方式 | 可以记叙、议论或抒情 |
二、写作思路
1. 明确“符号”的含义
北京的符号可以是地标性建筑(如故宫、长城)、文化象征(如京剧、胡同)、历史人物(如鲁迅、老舍)或传统习俗(如春节、庙会)。
2. 结合个人经历
通过亲身经历或观察,写出自己对某个“符号”的理解与情感,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。
3.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
不仅描述表面现象,更要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。
4. 语言风格
保持语言流畅自然,避免过度堆砌辞藻,注重逻辑清晰和情感真挚。
三、范文示例
题目:2013北京高考作文范文——《胡同里的时光》
北京,是一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。在高楼林立之间,隐藏着一条条静谧的胡同。它们是北京最真实的符号,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。
小时候,我常在胡同里玩耍。清晨,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,邻居们互相打招呼,空气中弥漫着豆浆和油条的香味。那时的胡同,是热闹的,也是温暖的。
后来,随着城市的变迁,许多胡同被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小区和商业街。我感到惋惜,因为那些胡同不仅是居住的地方,更是文化的载体。它们记录了北京的历史,也见证了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如今,我仍喜欢走进一些保留下来的胡同,感受那里的气息。虽然时代在变,但那份属于北京的味道,依然存在。
北京的符号,不只是高耸的楼群,更是这些沉淀在岁月中的老街巷。它们让我们记住过去,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。
四、总结
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“北京的符号”鼓励考生关注城市文化与历史,强调个体体验与文化认同之间的联系。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内容深度,还要有情感温度。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描写,能够打动阅卷老师,获得高分。
原创声明:本文为根据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创作的原创内容,旨在提供写作参考与思路启发。


